今年的6月6日是第22個全國“愛眼日”,今年“愛眼日”活動主題為“‘目’浴陽光,預防近視”。
對于近視,民眾仍存在許多誤區,例如有些人認為,近視不是病,戴眼鏡就解決了;有些人認為,小時候近視不要緊,長大做手術就好了;還有人認為,得了近視眼將來就不會老花了等。如果你們也有過這些近視眼的誤區,就來看看眼科專家們對這些誤區的正解吧!
近視導致的并發癥將是致盲靠前病因
北京大學眼視光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醫師遲蕙指出,千萬不要以為“年輕得了近視眼,老了就不會老花了”。她解釋說:近視眼也會出現老花情況,只是中低度近視者在看近時,近視可與老花度數抵消,但看遠時還是要戴近視鏡的。
而且,未來十年,近視導致的眼科并發癥將是未來十年導致視力受損和致盲的靠前位病因。遲蕙表示,在近視的三大因素(遺傳、環境和營養)中,環境因素越來越突出。主要表現在電子屏幕廣泛使用、用眼時間過長以及光污染等。
因此,科學地預防兒童近視的發生,科學地控制兒童近視的進展非常重要。專家呼吁大家養成正確的視力健康習慣,倡導青少年自身和家長、學校、社會力量都要給予積極的重視。
未矯正的屈光不正嚴重影響視力健康
強生視力健視光學院田欣博士表示,對于佩戴眼鏡和近視手術,民眾也普遍存在認識誤區。事實上,發生近視了卻不戴眼鏡,會使得眼肌調節緊張,可能加重視疲勞,甚可能導致弱視;而近視手術能幫助摘掉眼鏡,但不能“治愈近視”,視網膜并發癥和致盲風險還是存在的。
佩戴隱形眼鏡是否會損害角膜,也是很多人的疑惑。對此,田欣表示,經過規范的眼部檢查和鏡片選擇,配戴隱形眼鏡并不會對眼睛造成傷害,“‘越短越健康’是全球醫學界和視光界對于隱形眼鏡配戴達成共識,因此日拋肯定是優選。”
當然,不同人群應根據各自不同的眼部情況、配戴習慣,科學的選擇隱形眼鏡,按規范護理鏡片,定期進行眼部檢查,從而較大限度的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同時兼顧美觀和方便生活。
企業攜手公益組織助力視覺健康普及
中國醫藥新聞信息協會秘書長徐述湘表示,傳播正確的科學知識,澄清視力認識誤區,媒體人責無旁貸;承擔社會責任,企業也在行動。“強生非常關注青少年及兒童的視力健康,倡導在陪伴護瞳中傳遞愛心。”
中國尚有大量兒童因為貧困而無法進行常規的眼部檢查和視力矯正。 田欣表示:“為幫助貧困兒童更早發現和治療潛在眼病,強生自2002年起就與國際獅子會發起‘愛瞳行動’(Sight for Kids)。到目前為止,該項目已經在亞太地區成功地為2300萬貧困兒童進行了視力篩查,其中80萬兒童通過篩查發現問題,50萬兒童獲得了相應的治療。”
2017年,強生將計劃聯合中國獅子聯會,在北京、上海和深圳為3所城市的3萬名貧困兒童提供公益視力篩查服務。未來的5年內,強生還將為超過30萬的中國兒童進行視力篩查。形式也將從單純地幫助兒童發現早期視力問題并及時治療,擴展到為兒童近視的防控做出貢獻。